menu

本来只是想总结一下年前一直折腾的静态博客系统,恰好碰到了谷歌打算关闭 reader,一闪念便打下了这个题目,毕竟突如其来的感觉就像敲响博客的丧钟,难免抒怀。

现在最依赖 Google Reader 的就是上下班在公车上的那两个小时,配合 gReader 的离线功能在手机上阅读十分舒服。我订阅一些 IT 资讯,其实我也不是特别关心,但他会成为我的一些谈资,毕竟在别人眼中我的工作就应该了解这些资讯,订阅在 Reader 可以强迫我阅读。另外还有一些二手交易论坛,之前想收电子产品,持续一段时间关注二手信息,可以帮你买到比较靠谱的东西,不过不关心的时候还得全部标记为已读,幸好 gReader 有过滤功能。我发觉论坛的 RSS 配合 Reader 的搜索非常实用。

剩下的就是我真正关心的主题,这些内容都是随着时间慢慢沉淀下来的,现在有些 apps 通过学习你的阅读习惯来推送内容。我有点抵触这样的形式,平常浏览网页,正文之外也充满推荐链接,强迫你去接受那些信息,你总会被其中某些吸引,不自觉的点来点去。如一个吞噬时间的黑洞。个性化推荐就是更小范围内的同样模式。

相对比内容,我其实更对人也很感兴趣。我订阅了不少独立博客,从他们技术文章之外透露出来的只言片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对自己也是一种勉励和指导。技术上的问题则越来越被动了,大多都是遇到问题才会去解决问题,搜索引擎实在是太强大了,基本都能找到解决方法,这个也是博客的一种作用。同时也会发现自己所做的事涉及的问题实在是太多太杂但又流于表面,,所以相比折腾一个具体的问题,我会更偏向于用一段持续的时间去系统的了解一个主题,站在更高的维度才能看到更清楚,而且不仅限于计算机。当然这样是不适合于在这个快节奏的市场生存的,至少目前看来很吃亏。在爱好与利益之间我也摇摆不定。毕竟现在生活一片空白,一点钱换来一些生活的基础对我来说还是很重要的。这与以前所认为的注重基础又不一样,以前遇到问题就习惯了去深挖他,现在会让自己避免深陷这样的泥潭。

说起人,无法避开的是那些社交网络。我为什么要订阅独立博客,而不去 fo 博主的微博呢?简单的说,我对一个人有兴趣,不代表我对他晚饭吃什么也感兴趣吧。微博太琐碎,太生活了,几年前用 twitter 的时候就感受过如潮水般的信息流是如何吞噬掉时间的,一不小心碎片时间就没了,一不小心一个晚上也没了,当然这主要还是个人自制力的问题。而博客两字,自有它的分量,会让博主变得有责任把他能提供的最好的内容提供出来。每个有价值的博主都是非常吝惜自己博客上的位置的,所以博客上看到的内容都是相对有价值的,每篇文章的生命力比微博强了不知多少。当然对微博还是无法敬而远之的,有些人你确实会想关心他晚饭吃了什么。

发个无关的引用:

#知乎问答# 怎么看待每次吃饭前,都要「拍照发微博」的行為? @GayScript:现在国内食品问题严峻,吃饭前拍个照发微薄,这样万一吃完饭食物中毒去医院了,也有据可循,可以告那家饭店。 这是国民法律意识普遍提升的表现呀! http://zhi.hu/Ja53

之前有段时间我是在公车上阅读一些电子书,而不是 google reader。后来我发觉,在公车上很难做这些持续专注的阅读,而且用手机是真的很伤眼睛,也很难做到有效的记录。我专注过外文阅读,用扇贝查词记单词很方便。所以像是《苏菲的世界》那样的外文还可以接受。也读过《effective java》,效果不错,但每当有所收获,要记录下来就很麻烦。在公车上打开 evernote ,即便是全键盘的手机打字也不舒服。另外像是GEB这样的书则完全读不下去了,一些书倒也不错,比如《三体》、《浪潮之巅》,都是在公车看了很大一部分。其实,google reader 也只是一种对阅读条件折衷的办法,它读起来真的很舒服,大量挑选过的信息,而且大多都是无需思考的,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已经陷进去的舒适区。

所以宣泄过后,其实我倒可以接受 Google Reader 的关闭。流水不腐,它早就不更新了,改变却是不可避免的,痛苦总要面对,只是迟早的问题。Reader 的关闭,正好减少对 RSS 的依赖,考虑接下来入手 Kindle 专注于看书,还是平板可以看看公开课。当然博客还是要看,还是要写的。只是大家都要重建一种新的方式。

回到博客系统上,其实对这个系统想写的很多,但憋到现在已经无话可说了。简单说说,我把个人的写作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博客,笔记,日记。博客是一个展示的地方,放一些我希望与别人分享的内容,笔记则可以算是半公开的系统(虽然内容是完全公开的),主要是一些技术笔记还有其他琐碎的内容,相比一般笔记记录的方便,它更多是起到一个归档的作用,当然快速记录仍是它追求的目标。至于日记,大多是无病呻吟,不足为外人道也。

现在没有了怕憋不住在博客上放上杂七杂八的技术笔记的顾虑,在笔记上我也可以随意记录,不必顾及别人的阅读感受,而且有了更统一的组织方式去归档笔记,还有 jekyll 风格的写作系统(好吧,我抛弃了 dokuwiki)。

但是要写一篇博客还是很困难的,回头看看自己的文章,或浅薄地复述别人的观点,或空洞的感慨与抒怀,了解不多却情不自禁去卖弄自己仅知的那点东西。写到这甚至有想删除整篇文章的冲动,但我终究没删,毕竟我离我所认为的那个人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对自己宽容一点。只是偶尔看一下统计数据,会觉得很无奈,很少人看,很少有反馈,感觉像个二货在自言自语。

有时我也会在网上遇到一些像这样的无名博客,彼此散落各地,也没有过交流,读过几篇文章觉得有趣便悄悄订阅,像在沙滩上挖到一只躲起来的寄居蟹,有点小小的欣喜。不管怎么样,还是要保持写作的习惯,剩下的就交给时间。

上一篇:Life Doesn't Make Sense 下一篇:初尝 Android Studio
keyboard_arrow_up